「入五後」懶理痛症 廿年後長痛隨身

「周身痛」這回事,總會與長者扯上關係。然而,有研究痛症的家庭醫學學者指出,大眾眼光應該要放在減少社會整體的痛症人口上,主要對象非痛症初起的「入五後」莫屬。

「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長者痛症緩解計劃」總監薛詠珊表示,當痛症發展至嚴重程度時,很難處理,醫生能做的也有限,除了處方止痛藥,實在沒有很多「法寶」可用。故此,要喚起那些處於早期痛症的患者「好好面對問題」的意識,及早以針對性運動等非藥物方法處理,以免損傷累積,無法緩解。

身兼中大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(家庭醫學)的她認為,社會很值得在中年以至五六十歲的輕度痛症患者身上下工夫。可是,現實往往不如預期。她一口氣道出三個原因。

圖為「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長者痛症緩解計劃」總監薛詠珊。(姜素婷攝)

首先,人到中年,總會開始發現身上痛楚處處。雖然他們的徵狀才剛剛出現,還未退化至嚴重程度,照理不難處理,但中年痛症患者大多缺乏求醫動機,非到了劇痛階段,是不會去看醫生的。「……你(指「入五後」)個痛係有時好啲,有時差啲,你梗係覺得:『我想去(睇醫生)嘅時候又冇事囉噃!』(於是)你又唔想搞咁多嘢。其實呢楂人——喺我嘅角度——係最幫得到,係可以prevent佢哋20年之後出現一啲慢性痛症,但係呢楂人我哋冇辦法,我哋catch唔到。」

其次,是中年人不知道痛症可以預防。「痛症都要預防,但係預防嗰part其實我哋做得好差,做得差嘅意思係冇人知道呢樣嘢可以預防。你唔覺得你(作為醫生)同人哋(指患者)講痛嘅時候,佢(指患者)冇諗過其實呢個痛係佢廿年累積而來?譬如佢廿年裏面又唔做運動,佢嘅姿勢又差又成日玩手機,跟住食嘢又唔食多啲蛋白質(攝取蛋白質不足致缺乏肌肉),即係幾樣嘢加埋(而造成)。」

第三,則是痛症預防本身也為醫療政策所忽視。「事實上,政府亦都唔會畀資源你(醫療體系)做呢一樣嘢。我哋成日話就話preventive care啫,但係預防咁多疾病,幾時輪到痛症?」她說。

那麼,到了最後,當輕微痛症惡化成慢性痛症,便如薛詠珊所言:「冇得返轉頭,冇得話嚟到睇完醫生,食粒藥以後就好似後生咁——呢樣嘢係冇可能。」

撇除政策層面的因素,作為「入五後」,假若出現痛症,不要以為小事又或疼痛症狀暫時消失而置之不理,應及早求醫,並通過運動增強肌肉(運動示範見另文),加上改善姿勢(見另文)以應對。

由賽馬會流金匯 特約記者姜素婷撰文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whatsapp
Share on email